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文化 > 法官风采
【泾法榜样】以我小小书记员助推法治天平梦——记泾县法院民事审判庭书记员徐珊
作者:徐珊 陈燕  发布时间:2021-06-07 09:57:21 打印 字号: | |

徐珊,女,2010年4月参加法院工作,现任泾县人民法院省聘书记员。十一年来,她默默坚守,固守着纯粹理想、忘我之境内心不灭的灯塔照亮服务审判、司法为民的方向,折射出绚烂多姿的光彩,曾获评2013年度县“三八红旗手”2015、2016年度院先进个人,并多次代表法院参加演讲等文艺比赛,荣获各类奖项。

自参加法院工作的第一天,庄严的国徽、正义的天平就深深印刻在徐珊的心中她牢记自身岗位职责与担当,作为一名书记员,虽然不能像法官那样身着法袍、手持法槌,却仍肩负着从立案到执行整个诉讼活动辅助性工作的重任,从庭审前的充分准备,到庭审中的如实记录,再到庭后裁判文书的严谨校对、制作和及时送达,以及裁判文书生效后的结案和归档……案件办理的每一道程序,都离不开她的身影。十一年勤耕不辍,正是徐珊的细心、耐心、热心和上心,才使得她在这些琐碎、繁杂的工作中游刃有余。 

高标准低姿态,充分发挥传帮带

“理想指引成败,信念关乎成败”。作为一名革命圣地的基层法院书记员,徐珊始终坚守着先辈们的责任担当与奉献精神,法院系统中不断涌现出的先进英模作为自己的榜样,在思想上对齐,在行动上对标,坚定的理想信念、忠诚的法治信仰,积极投身到自己所热爱的法治天平梦中去。

如今的徐珊,还记得第一次开庭时的手足无措,因为漏记一句话而自责许久;还记得起初因为工作经验的不足,总是出一些细节上的错误;还记得在面对当事人责难不知如何应对的焦虑......为了能更好胜任工作她一方面注重在实践中积累,经常向领导和同事请教,认真总结经验、时刻自省反思,另一方面不断强化理论知识素养,利用业余时间坚持学习提升自我,以非法本专业通过成人教育取得了法律本科文凭及法学学士学位。徐珊认真负责的职业态度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高度评价,她却总是将自己放在很低的位置,总感觉自己学的还不够多,不够深,永远谨记着“慎思笃行”的座右铭。

“书记员的日常事务看似琐碎繁杂、微不足道,但其实每一环节都密切关乎到审判程序的公正与否。”已经成为前辈的她,常常这样提醒着一批又一批新来的书记员们。她也坚持以身作则,在面对案件多、事情杂、书记员不固定的情况下,一边兢兢业业完成自己的分内工作,一边认真指导和帮助新上任的书记员,不吝分享自己掌握的工作技能和经验技巧,让他们尽快适应成长起来。在民庭这个大集体里,她成为了书记员们最信任的主心骨,也是大家的好榜样。

时间淬炼的是本领,不变的是奉献

对徐珊来说,开庭记录不仅仅是停留在把笔录记录完整,而是在一次次的庭审案件记录中,把双方当事人的诉求、抗辩记录精准,为法官在庭审结束后提供最准确、有效的办案依据。为了达到这一要求,徐珊苦练打字速度,不断完善法律文书校对、案卷整理等各项工作。细心的她还向前辈学习各种工作技能,吸收优秀的工作方式,更好提升工作效率。

虽然只是一名普通的书记员,但徐珊深知自己承担着辅助法官办理案件的重要任务,要面对工作中的各种风险和挑战,唯有坚持以法律为准绳、以办案效率为生命,才能让每一个当事人都能感受到法律的公平正义,让每一起案件程序都合理合法。

一起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中,因原告申请了财产保全,法院依法裁定查封了被告的财产,但被告对此司法程序不予认可,多次打电话到法院要求对其财产予以解封,言辞间十分激动。徐珊接到电话后,保持着冷静的态度,耐心安抚对方的情绪,等当事人情绪稍稍平静下来,认真倾听他的诉求,晓之以法动之以理,一一作了回应,引导其通过正常规范的诉讼程序解决问题,取得了当事人的理解。最后,该案件也在正常的司法程序下顺利结案。

于民事中品百味,于坚守中见初心

在与各类民事纠纷打交道的过程中徐珊见惯了“家长里短”,品出了“人生百味”。心思细腻敏感的她,没有被源源不断的矛盾争执抹去了情感,而是在重重纠葛中学会了分辨剖析被掩盖的“真、善、美”,不仅要依法“定分”,更要从根源处“止争”。除了做好诉讼程序上的辅助性事务,她还主动配合法官做好每一起案件的调解工作,从纠纷的源头上化解矛盾。

记得在一起继承纠纷的案件中,原被告是姑侄关系,因原告的父亲去世后名下留有一套与被告共同拥有的房产,原告诉至法院要求继承其父亲的遗产。常言道“清官难断家务事”,若是简单的一纸判决,对办案人来说是完成了工作,但是对当事人来说可能是亲情的撕裂。所以在办理该案件时法庭充分考虑其中的情感因素,积极主持双方调解,徐珊作为书记员认真配合着承办法官的工作,经过多次与当事人的沟通协调,双方最后达成和解,对房产进行了合理分配。结案后,被告方还再三请求法院向原告转达她们对原告的关爱,并表示双方的亲情不会受之前的纠纷影响,希望一家人永远和睦相亲。

对于基层法院来说,民事案件数量居高不下,开庭、调解占用休息时间是家常便饭,经常会是倒了一杯水,过了好久才会想起来喝。一次庭审连续开了4小时精神高度紧绷的她仍一丝不苟地完成了笔录核对、法庭整理,从不曾有半点懈怠。还记得有一次因为工作的繁忙,竟没顾上接孩子放学,等忙完手上的工作一看时间,发现离孩子的放学时间已经超过一个多小时,徐珊既着急又自责,她匆匆赶到孩子的学校门口,发现一个弱小的身躯背着大大的书包,在天色已晚的广场上站着等妈妈来接她回家,徐珊瞬间红了眼眶。然而乖巧的女儿没有哭闹,而是用稚嫩的怀抱表达着一如既往的信赖和敬爱,家庭中的言传身教早就潜移默化地塑造了她在孩子眼中崇高的守护者形象——守护家庭,更守护万千家庭。

入职十余年,徐珊见证了法院的发展变迁,法院也见证了她的成长沉淀。面对个别当事人的刁难苛责,面对工作的繁重疑难,她也曾迷茫怯步也曾自我怀疑,但每当进入了自己早已熟悉的工作状态时,她的内心又充满了信心,这份信心的始源有她对工作的热爱和对案件的负责,有来自领导、同事的包容与鼓励,有家人的理解和尊重……纵有万般曲折,她始终坚信——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人民法院中,英模典范不胜枚举,有如“燃灯者”邹碧华,担起司法改革千钧重担;有如“守卫者”周春梅,用生命诠释公平正义;有如“奉献者”魏晶晶,永远有办不完的案件......他们以生命为引,点亮理想之光,彰显法治信仰的力量。在徐珊眼中,虽然自己只是一名小小的基层书记员,但她愿终生牢记职责使命,在岗位上竭力发光发热,以时不待我,只争朝夕的精神为促成法治天平梦奉献力量!


 

 

 
责任编辑:审管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