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份,“江淮风暴”执行攻坚战的号角吹响,泾县法院执行局立即响应,迅速调配优秀青年执行干警成立专业速执团队,将执行案件进行繁简分流,符合条件的案件,适用速执程序,达到快速执结案件或为裁决团队做好前期工作。
团队组建以后,干警们与家人的日常对话就成了如下模式:“老公,明天晚上可以陪我散散步吗?”张法官的妻子问起,“没问题!”但第二天张法官仍要加班至深夜,轻手轻脚回到家中生怕吵醒睡梦中的妻子;“亲爱的,今天可以早点从泾县回来吗,儿子想你了?”施警官的爱人在外地家中打来电话,“嗯,应该可以的,我手头事情刚忙好了,下班就回家。”可是还没走出单位大门就被刚刚得知的当事人线索阻断了回家的脚步;“老公,你什么时候有时间,把我们拖了一年多的蜜月旅行补上?”杨法官的妻子问,“这阵执行风暴忙好了下个月我请假,一定把咱们的蜜月旅行补上”可回到了法院,一摞新案卷放在桌上,蜜月旅行又被无期限延期;“爸爸,明天你可以来幼儿园接我放学吗?”殷警官的儿子问,“好的,爸爸争取早点回家。”第二天到法院,新案件需要办理,加班又不可避免。一次次的应允,又一次次的“食言”。他们都被至亲好友纳入了“失信人名单”。
失信被执行人,俗称“老赖”,是指被执行人具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将其纳入失信黑名单,对其进行信用惩戒。而今这个称呼却用在了泾县法院执行局速执团队干警身上,这是什么原因?失信被执行人是对法院生效裁判文书的失信,对申请执行人的失信,而速执团队干警是对一次次陪伴的“失信”,对至亲好友的失信。即使满心愧疚,但岗位上的重任,使他们无法停下执行的脚步。速执团队——案件办理的“急行军”
速执团队由5名执行员,2名书记员,1名法警兼驾驶员组成,隶属于执行局执行三科,兼顾案件快速执行与执行措施办理,并按照地理位置将县域内1个城关镇、10个乡镇划区分工,每名速执执行员负责执行2个乡镇的案件,城关镇及外地案件填补分配,保持平衡,以明确各自职责范围,节约执行资源。案件实行分案不分工,由速执团队整体办案,当事人来院后,实行首问负责制,不管承办的执行员在不在,其他执行员都能接手快速办理,绝不推诿拖拉,真正做到分案不分家,最大限度的发挥速执团队力量。
自速执团队成立以来,共办理了885件案件(含旧存100件),未结20件,人均办案177件,团队结案率达97.74%,个人结案率均超95%。
速执团队——执行行动的“先锋军”
“江淮风暴”执行攻坚战开展以来,泾县法院执行局多次组织“凌晨、夜间行动”、“周末、假日执行”、“强制腾空房屋”等集中执行行动,速执团队敢于冲在前线,担任行动的“先锋”。如5月19日的周末凌晨行动,正式启用速执程序对新收案件快执快结,从凌晨4时到中午11时历时7小时,当场执行完毕3件,达成和解7件,强制拘留1人,执结标的额达13万余元;9月21日中秋前夕的夜间行动,速执团队与其他执行干警从晚上6时到夜间12时近6小时的奋战,成功拘传2人,拘留1人,结案2件,当场到位执行标的4万元;另外在6月13日的房屋强制腾空行动中,速执团队冲在一线,全力配合案件承办人一次性成功腾空14间房屋,为案件执行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速执团队——正义和效率的“护卫军”
在执行攻坚的强大力度下,也处处彰显着速执团队的温暖与柔情。如为家庭经济条件困难的被执行人积极化解矛盾,促和解;为七旬老妪三伏天送执行款,解民困;为护送患有疾病的申请人回家奔波在大雪纷飞的夜晚,除民忧;对发生交通事故的伤者及时施予援手,暖民心。当一个个案件画上圆满的句号,从当事人手中接过“青天有鉴,司法为民”的鲜艳锦旗,从千恩万谢的申请人笑逐颜开的脸上,从数着执行来的工资热泪盈眶的农民工眼里,速执干警们看到了无数的感激,但激励他们继续前行的是沉重的使命感。
正当速执干警舍弃一次次的休息时间不遗余力地为当事人化解纠纷、办理案件时,一次简单的散步、拖欠爱人的休假甚至对孩子的陪伴都成了他们的奢望。但他们清楚,家人亲友虽有抱怨,却依旧默默理解支持着自己的工作。
执行攻坚不仅仅是维护法院裁判文书的最高权威,也是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更是维护老百姓对法律的基本信任。执行是法律的最后一道防线,为了不辜负当事人的信任,所以这些最可敬的“失信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