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环境类案件主要包括涉环境的民事案件、刑事案件、行政案件和环境公益诉讼,是审判实践中的难点和焦点之一。泾县法院分析总结2012年来该院审理此类案件的审判经验,并提出完善的措施。
一是在罪刑法定基础上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该院审理的30起刑事案件中,判决适用实刑的仅4件,余下26件均适用缓行,主要考虑到犯罪行为人的是否是初犯、悔罪表现、坦白、适用缓行是否对社区造成不良影响等情节情况,以教育为主,给其回归社会、改过自新的机会。对累犯、造成严重危害后果或其他情节严重的犯罪,则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判处实刑,实现打击和预防犯罪的效果。
二是在适用特殊举证规则的前提下坚持调解优先。该院曾经审理的3起环境污染纠纷案件被告均为同一化工企业,对于该类民事特殊侵权案件,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合理分配举证责任,坚持一般举证规则的同时,实行无过错责任和举证责任倒置,保护因信息不对称产生的举证不能而承当不利后果的原告方利益。同时坚持调解优先原则,该3起案件均以撤诉结案。
三是积极反馈和宣传。该类案件涉及林业、国土、市场监督管理、环保等多职能部门,法院的审判结果与各职能部门履职关系密切。审判过程中和判决后,该院与各职能部门积极联动、及时向各职能部门反馈判决结果并提出司法建议,充分发挥司法能动性。同时注重对此类案件的宣传教育,努力做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
针对案件数与实际发案数差距较大、民事侵权类环境诉讼处理难度大、审判员该类案件专业化素质有待提升等特点,提出完善措施如下:一是加强业务指导和培训。二是稳步推进专业化建设。三是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交流。四是继续加大普法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