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文化 > 法官风采
秦建宏同志事迹材料
作者:党支部  发布时间:2016-05-12 09:23:57 打印 字号: | |

凭着对事法律工作的执著挚爱和忠于法律的高度责任感,本人数年如一日,默默无闻地奋斗在法院执行工作一线,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业绩,自办理执行案件以来,年均受结案数均超百件,执结率95%以上,案件质量合格率100%,以扎实的工作业绩和娴熟的执行技巧赢得了当事人的广泛好评。

一、苦学知识,提高素质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法院所面临的各类案件矛盾纷繁复杂,所涉及的部门法律知识面广,对案件审理和执行的技巧要求很高。执行岗位对个人综合素质要求更高,只有把所学理论知识用到实践中,才能举重若轻,依法解决执行难题,有效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日常工作中,除了认真专研执行法律、司法解释外,本人还不断研究、总结执行工作的实际情况,学习、求索执行工作的规律,根据个案情况拿出行之有效的执行方案,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技能。近几年所办理的执行案件执结率和实际到位率均超出平均水平,通过不懈努力,赢得案件当事人的广泛好评。

二、讲求方法,无私奉献

为办好每起案件,执行过程中我努力做到“四勤”,即眼勤、手勤、口勤、腿勤。眼勤,就是善于观察、研究当事人的心理。查颜色,辩明真伪,留意被告的行踪、住所和财产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手勤,就是勤于记笔录,反映案情的各个细节都记录在卷,为强制执行做充分的准备。口勤,就是耐心地宣传法律规定。他每次外出办理案件都随身带着法律小册子,坚持在办案过程中多作被告的思想工作,寓教于审,尽量做到让被执行人心服口服。针对案件的具体情况,找出依据,说明利害关系,促使被告自动和解。

案件进入执行阶段,往往矛盾大,容易激化,注重引导当事人克服不良诉讼心理,化解矛盾,做到申请人和被执行人双方都满意。腿勤,就是经常走出去。案件审判和执行不是坐在办公室里就能完成的,有些案件当事人电话联系不上,我就亲自上门、一趟不行就两趟,直到找到被执行人为止,有些案件甚至要跑上十几、几十趟,有时同事们都戏陈我这办案找人比跑亲戚还勤。往往就是这样的坚持不放、攻克了被执行人的侥幸心理,许多案件就这样解决了。

三、清正廉洁、不失本色

古人云:“欲不可纵,纵必成灾”。几年的执行工作使我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一言一行都要无愧于法官这一神圣的职业。由于法官工作的特殊性,请客送礼,托人情等不正之风不可避免地向法官侵来。有些案件申请人为了尽快拿到案件执行款,总是想尽办法找人打招呼,送礼、送卡。几年来办理案件数百件,我始终保持了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良好形象。法院是人民讲理的地方,是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堤坝。作为一名法官,应做到人情说不倒,权势压不倒,金钱买不倒,拒腐蚀永不沾,永远保持一个共产党员的本色。

漫漫执行路,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有的只是默默无闻的奉献。谈不上在工作和事业中建功立业、出入头地,但求工作中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办好每一件案件,尽己所能维护案件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弘扬公平、正义的法治理念正是我辈青年法官的不懈追求。尽管执行工作峥嵘坎坷,也不能阻挡我为执行工作拼搏、奋斗的脚步。

                      

责任编辑:泾法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