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文化 > 法官风采
青春无悔谱写天平赞歌
  发布时间:2013-06-24 16:11:47 打印 字号: | |

青春无悔谱写天平赞歌

——记泾县“十佳杰出青年”、泾县法院柳莹

柳莹,女,2005年考入泾县人民法院。她八年如一日地坚守在书记员的岗位上,用青春的热血谱写出一曲“天平赞歌”。她说,既然选择了远方,就只顾风雨兼程。八年来,她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司法为民的宗旨,对待工作一丝不苟,对待群众满腔热情,对待私利一文不贪,她坚持用自己的言行维护法律的尊严。她先后多次荣获先进个人、优秀书记员、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公务员等殊荣。近日,柳莹同志在众多候选人中脱颖而出,光荣当选泾县“十佳杰出青年”。

满腔热忱书理想

初进法院的柳莹成为民一庭的一名书记员,书记员的工作琐碎繁杂,她却把工作、学习和生活安排的井井有条。在担任书记员期间她保持着平均每年记录300余件案件的记录,她不错过每一次参加学习的机会。通过函授学习,她取得了法律本科文凭,并顺利通过了国家司法考试。

2008年她率先在泾县人民法院使用亚伟速录进行庭审记录,并代表全院参加宣城市中院举办的书记员竞赛。她总是毫无保留的把自己在工作中总结出来的方法、经验拿出来和大家分享,为了协助提高全院书记员的整体素质,柳莹同志在院党组领导下,对全院书记员进行了系统培训,提高了泾县法院书记员的整体素质,传、帮、带了一批优秀书记员,在一定程度上她促进了泾县人民法院书记员队伍的发展壮大。

2011年泾县人民法院成立诉讼服务中心,表现突出的她被选调至诉讼服务中心从事立案、统计等前台服务工作。在立案庭工作的柳莹,比以往更忙碌了,立案审查、接待咨询、排期开庭、司法统计……似乎立案庭的每个角落都有她忙碌的身影。对于柳莹来说,只要能更好的完成工作,多苦多累都值得,她很少休假,连休产假的机会都放弃了,直到分娩的前一天她依然奋战在工作岗位上。她加班加点在当年便以百分之百的准确率完成了3000余件案件的立案受理、信息录入、排期开庭等工作,对她来说坚守在审判工作的第一线是一种无怨无悔的选择。

柳莹说:“这份工作不仅仅是用以谋生的职业,它更是我愿意用青春用生命去勾画的事业”。

一份执著写忠诚

她在踏实稳重工作的前提下,也积极的思考着如何改善现有的司法程序。20116月,江苏省宿迁市的杜某要求与丈夫离婚,为了节约开支,杜某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将诉状和受理费寄到泾县法院。在确定了收到的邮寄诉状经审核符合受理条件后,柳莹立即请示了领导,随后便决定立案并将受理案件的材料及其开庭传票邮寄给杜某。此举不仅减轻了当事人诉讼费用,受到当事人的好评,更重要的是开创了泾县法院邮寄立案的先河。

今年8月份,一位七旬老人来到法院,说要起诉。经了解,老人有两个子女,长子因交通事故致残丧失劳动能力,次子为智障,家庭无任何经济来源。去年,老人将家里仅有的积蓄4万元借给了张某,现张某欠债不还。老人在万般无耐的情况下来到法院。得知这一情况后,柳莹根据老人的口述,帮助老人写好诉状,并按照程序帮助老人申请司法救助,缓交了诉讼费予以立案,同时启动速裁程序,当天下午,在速裁庭,张某现场将欠款及利息支付给了老人,当老人取回欠款后,激动的拉着柳莹的手说:“姑娘,谢谢!是你帮我们全家人讨回了救命钱呐……”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对柳莹来说,能天天和群众打交道是件幸福的事情,因为只有身处一线的干警才知道群众的困难在哪里,群众的需要是什么,正因为她了解,所以她才能对症下药的提供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她总是说自己是“一扇窗”,不仅仅要提供帮助,更要源源不断的向群众宣传法律、普及法律,争取让更多的人知法、懂法、守法。

如今的柳莹已经不是八年前的“小柳”了,大家都知道泾县法院有个热心肠的“柳莹姐”,她忙碌,她爱笑,她一身正气,她清白做人。她常说我虽是书记员,不办案件,但是即使一丝一毫的私心杂念,都会让心中的天平失色。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她拒绝为亲友说情,即便她的执着曾经遭到亲友的质疑、不解,但是柳莹从来没有动摇过,她说:“在我心中,法律是至高无上的,我不允许任何人质疑我心中的天平”。

柳莹同志一直在为自己热爱的审判事业奋斗着,她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她用自己的言行诠释着一名法律人的内涵,这就是新时期一个立足于平凡岗位的女干警,她用无悔青春谱写出一曲天平的赞歌,让炽热的青春闪耀着正义的光芒。

责任编辑:安徽省泾县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