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文化 > 法官风采
送达日记

作者:后小健 王丹  发布时间:2013-03-13 14:58:37 打印 字号: | |

时间:2013311    天气:多云

浓浓的年味还未完全退去,新一年的工作已然有序展开。这几日,天气晴好,春暖花开,越过漫长而寒冷的冬季,和煦的阳光为大地洒下了一片碧绿。柳絮随风飘零,桃花在枝头盛开成一片粉色的云霞。伴着春意,我们踏上了送达之路。

今日一早,我们整理好案件便同一位要送达判决书的徐法官一起上了路。昨日徐法官告诉我们,他办理的这起民间借贷案件的被告几经通知都没有来领取判决书,无奈之下,只好请我们带他前往当事人家中送达。这起案件立案时的应诉材料是我们送的,之前到过被告家中,这第二次已是轻车熟路。很快,判决书就成功送达了,随后我们立即前往茂林镇唐里村寻找一起离婚案件的被告。无暇欣赏车窗外的艳艳春光,为了节约时间,我们在去往唐里村的路上,便与另一送达地址为茂林镇街道的当事人联系。得知该当事人现在合肥,我们通过电话向他说明了案件情况并说服他一周后回来签收应诉材料。经过一段路途的颠簸,我们找到了茂林镇唐里村当事人的家。一周前我们已对该案送达过一次,由于当时被告不在家,我们留下字条简单说明情况并请其邻居转交与他。今日赶到,该当事人家中无人,大门依然紧锁。有了前期工作的铺垫,我们从邻居那里得知,该当事人年后便外出打工,家里有一老父亲在山上做事,收到我们上次留下的字条后,老人曾试图与其儿子联系,但一直无法联系上。由于我们无法与当事人取得联系,也无人知晓该当事人的去向,若找被告的父亲代收恐怕也难达到送达效果,于是我们便来到唐里村村委会,村委会证实了被告邻居所反应的情况,同时向我们出具了一份该被告外出务工的证明,这样该案就可以依法公告进行送达了。

离开唐里村,我们便马不停蹄的赶到茂林镇的另一个村即凤村村,寻找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的当事人吴某。至吴某家,不巧又是无人在家,我们通过邻居了解到吴某父亲在该村木材加工厂上班。我们随即驱车至该木材加工厂,该厂负责人告诉我们吴父已经好几天没去厂里上班,并主动提供了吴父的电话。谢过加工厂负责人,我们便与吴父取得了联系,吴父说自己现在就在凤村街道上,得知此消息,我们欣然上路,很快就将该案成功送达。正当送达法官前往泾川镇园林村园艺厂,准备送达下一起案件的时候,接到庭里负责立案的柳莹打来的电话,得知该被告王某刚刚又新增一起案件。由于王某具体地址不详也无联系电话,为保证成功送达该案,我们先前已与该案原告联系好,由原告带路去寻找王某,此时我们只得与原告再次进行沟通,请其下午再随我们一起,将新增案件一并送达。由于这几起案件送达过程复杂,我们返回已十二点多。尽管饿着肚子,但是送达的成果带来的充实感,让我们心情畅快,回来的路上一面闲谈着上午的种种,一面享受着温柔的春风。

一直以来的送达工作,让我从中积累了不少经验,送达也如这四季交替,春夏秋冬,总是有迹可循。都说被告难找、材料难送,使“送达难”已成为法院工作的不能承受之重,古人尚有“人生自古谁无死,一片丹心照汗青”的无畏情怀,在如今信息共享交通发达的年代,我又何以畏惧这小小的“送达难”。耐心、细心、多问、多找便是我的工作方法,只要有任何的线索可寻,哪怕蛛丝马迹,我想送达都不会太难。

中午稍事休息后,我们一行人再次启程。首先是上午未完成的送达案件,在原告的帮助下,找到了被告王某的母亲,其母称该欠款为赌债,情绪非常激动,不愿意签收应诉材料。我们耐心细致的向王某母亲说明情况及送达应诉材料的目的并告知其相关的法律知识后,王某母亲才签收了这份应诉材料。余下的几起都是曾多次送达未果的案件,想到若按照之前的方法,这次一定也送达无望,我们只好另辟蹊径。针对一起涉台案件,因当事人樊某长年在外务工,家中也无其他人员,我们遂与泾川镇司法所的甘所长联系,请他同我们一起找到樊某所在的城东社区的岳主任,出具了一份樊某外出务工的证明。随后,我们又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到送达过多次的陈某、花某家。陈、花夫妇二人经营宾馆,该案我们已经送达过多次,就在前几日,庭里的吴庭长送达该案时曾一一敲开每一间房门都未将其二人找到。今日恰巧遇到花某在家,尽管费些口舌,但最终完成了该送达任务。下午临近下班,我们又找到另一被告,该被告经营烧烤摊,白天无人,晚上才出摊经营,也是一起多次送达不成功的案件,今日成功送达。带着累累硕果,我们回了法院,结束了这一天的工作。

回想起今天送达的一幕幕,尽管过程曲折,但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些看似都无法送达的案件,都成功送达或者有了解决的办法。一日复一日的送达工作,给我带来的并不是疲惫感,而是每一次成功送达后的喜悦。法院的工作纷繁复杂,我尽自己的一份力量,抱着踏破铁鞋的决心,承载着信使的责任,向当事人送去的不仅仅是几张应诉材料,而是一个争取自己权益的机会。

送达如同登山,享受的是过程。当我穿过荆棘跨越坎坷,留下的脚印是快乐的,滴下的汗水是甜蜜的。当我到达山顶,来到的是一个不曾涉足的世界,看到的是一片不曾看到过的风景。踏过每一片土地,面对无数陌生的面孔,寻找着每一个不同的当事人,就像拥有了寻宝的奇妙乐趣。不断地攀登,让我不断地收获。我想,我应当如同竹石一般,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相信送达于我,不难。使你疲倦的不是前面的高山,而是你鞋里的一粒沙子。送达,我乐在其中。

来源:泾法研
责任编辑:泾法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