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文化 > 法官风采
一份耕耘 一份收获
——后晓健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作者:政治处  发布时间:2010-09-17 09:37:20 打印 字号: | |

后晓健同志从部队转业到法院工作已经有10年的时间了,转业回来后,他面临的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一切都要从零开始。10年来,在院领导的关心和同志们帮助下,通过不懈努力,他从一名法律的门外汉到现在的能够较好地胜任本职工作,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得到全院干警的一致肯定。2005年他被评为全国法院系统网络宣传优秀通讯员,2007年被评为全省法院司法宣传先进个人,先后5次被评为县优秀公务员,2次被评为院先进个人,1次被评为县优秀通讯员,2008年他又被评为院优秀共产党员。

    从事司法宣传工作以来,他从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入手,仔细揣摩,细心体会法院新闻的写作方法和技巧,经过努力,他的写作能力和驾驭文字的水平也因此有了较大的进步,不仅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基本具备了从事这项工作所必要的素质和能力,而且还取得了十分可观的业绩,在他的努力下,我院的司法宣传工作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人民法院报》、《今日法苑》、《安徽日报》等重量级的媒体也开始有了我院的消息。近年来,我院的法制类题材的稿件不断见诸于国家、省、市等各个级别的报端和各大新闻网站,我院的司法宣传工作已形成了以报纸、刊物、网络、电视、电台等多种形式为平台的全方位宣传模式,在各级各类媒体上发稿约2千余篇,仅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的法制类稿件就达3百余篇。

2008年,我院调研司法宣传工作又取得了新的成绩,全年后晓健同志共编辑《法院简报》20期,《法院信息》53期,《法院案例》8期,位居全市法院前列。司法宣传同样也取得较好的业绩,《人民法院报》、《安徽日报》、《安徽法制报》等省级以上级报刊发稿20余篇,《宣城日报》、《宣城人民广播电台》等市级媒体发稿105篇;《中国法院网》、《新华

网》、《安徽法院网》等发稿80余篇,县级媒体及刊物发稿100余篇。

20087月,他与戴泽瀚、朱林华合作撰写的《刀架脖子以自杀相威胁 执行法官耐心说服破险情》一文还荣获《中国法院网》主办的“海勃湾”杯头条好新闻征文活动三等奖。不仅把我院的审判工作、执行工作、队伍建设、法院改革及各项综合性工作作了全面的宣传,同时还起到了普及法律知识,弘扬法制精神,充分展示司法公正和权威的作用,在为各项审判工作营造良好环境的同时也提升了我院的社会形象。这一切成绩的取得,既是院党组关心、室主任领导支持和全院干警共同努力的结果,也包含着他个人的一份辛勤劳动。

     虽然在工作中做了一些应当做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他深知,这些成绩与全市乃至全省其他兄弟法院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他更知,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司法宣传工作者,还有漫长的道路要走,在新的一年里,他将充满信心,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勤奋劳作,努力学习,不断进步。

责任编辑:政治处